评《红星照耀中国》:探赜索隐,钩沉溯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星照耀中国手抄报 初二 简单 内容50字 评《红星照耀中国》:探赜索隐,钩沉溯源

评《红星照耀中国》:探赜索隐,钩沉溯源

2023-12-10 0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同时,斯诺还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等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以及外国普通老百姓通过该书的讲述,才得以真正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该书也使众多国内进步青年认识到中国希望之所在,怀揣梦想奔赴根据地。

由峨眉电影集团等联合拍摄出品,汤溪编剧兼制片人,王冀邢执导,王鹏凯、柯南·何裴等主演的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影片《红星照耀中国》所讲述的,便是斯诺冒险前往西北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亲历见闻,以及饱含激情撰写《红星照耀中国》的故事。

影片《红星照耀中国》成功地运用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口号,没有直白的宣传,而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事件,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是民族解放、民族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希望和决定因素。影片中,斯诺在国统区看到、观察到的一方面是社会凋敝,民不聊生,普通民众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精神困顿麻木;另一方面却是掌权者、统治者的贪污腐化、穷奢极欲。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斯诺和一位铁道部副部级官员一起考察北方铁路建设,这位满口英语,对美国和华盛顿无比崇拜的铁道部官员,竟然不知道京张铁路是由谁设计建造的,当斯诺问他京张铁路相关设计建造问题时,他竟说“不是德国就是英国,要不就是美国,反正不是中国。”那种崇洋媚外的嘴脸一览无余。更有甚者,面对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大批灾民,这名官员竟然在酒店里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正是黑暗的社会现实,使斯诺对国民党政府、国民党的统治极度失望,进而促使他想去探究被国民党妖魔化的“神秘的”“红区”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宋庆龄等进步人士的大力帮助下,斯诺踏上了前往陕甘宁根据地之路。而根据地的景象与国统区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斯诺所到之处,每每被他遇到的红军指挥员和普通战士震惊,令他这个西方记者怀疑是不是身处中国,因为这些人同他在中国其他地方看到的,以及从别人那里得来的对中国人的印象:麻木,愚昧,怯懦等,完全不同。

“他们自信,活泼,朝气,头脑清晰,意志坚强,富于行动力。这样的一批年轻战士、新人的造就,是革命成功最大的主体性因素。这些新人,这些战士是人民的子弟,来自群众,来自贫苦的破产的工农家庭,他们是觉醒了的群众,人民军队的最初血液,他们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新中国。”

同样,这里的领导人也和国统区的统治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斯诺进入根据地遇见的第一个中共领导人是周恩来。周恩来和蔼、安详、平易近人的形象给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斯诺提出要与周恩来合影时,周恩来爽快地答应,并配合斯诺,按斯诺的要求骑到马上。后来,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描述了周恩来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影片中,绵延起伏的陕北高原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宏伟壮观,金光闪闪的麦浪仿佛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斯诺看到那些出生入死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在帮助普通农民收割麦子,而其中不乏红军和共产党的领袖……所有这些,让斯诺看到了共产党以及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本质特征,也看到了普通民众发自内心的对共产党、对“红色”政权的爱戴,以及军民、党群水乳交融和谐相生的融洽关系,而这也正是中国人民希望之所在,中华民族希望之所在。在这强烈的对比中,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时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正当性、必然性、合理性也通过银幕传递给了银幕前的每一个人。

《红星照耀中国》在人物塑造上别具一格,构成一幅时代人物群像。既有中共将领、红军士兵,又有国民党左派、右派;既有国际友人,也有民主人士;既有国共各级官员,更有普通民众……可以说,影片中的人物基本上囊括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具体而微的生动形象地刻画,凸显出中国的希望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影片尤其通过斯诺的采访经历,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的胸怀和气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复兴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巨大牺牲。同时,也将他们极具个性的形象成功地展现了出来。在昏暗的油灯下,斯诺听毛泽东讲述他的家庭、成长经历和信仰的形成。毛泽东讲了他年轻时在读书过程中对中国历史和未来的思考,讲到他是如何将中国的问题归结到农民问题上来的,并进而确立了他的思想和信仰。

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斯诺从毛泽东的讲述中认识到:在“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同样在昏暗的油灯下,毛泽东讲了他的妻子杨开慧被国民党杀害,他的孩子失踪。画面中的毛泽东眼中噙着泪水,用颤抖的手点燃一支烟……而在采访徐海东的过程中,斯诺了解到因为徐海东参加了革命,他的整个家族六十六口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被国民党杀害……影片中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历尽艰辛,为了革命遭受苦难,家人也遭到迫害,但他们从没有后悔,为了信仰而战,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把集体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情怀,他们把信仰看得比个人的生命还要重要……

影片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者的个人风采和非凡魅力。也正是通过他们以及他们领导下的红军和根据地,斯诺做出了“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精准论断。而今天的观众,通过影片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红军之所以被人民群众爱戴、之所以在人民群众心中扎根的原因。影片也艺术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夺取红色政权的根本原因。

“只有当你了解中国的历史在过去四分之一的世纪中所经过的那种突出的孕育过程的时候,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答复。这一孕育的合法产儿显然就是现在这支红军。” 这是斯诺通过在西北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对中国红军作出的真切描述。同样,当你真正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真实的历史时,你也必将能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它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律性。

八十三年后,在跨越时空的对望中,影片将毛泽东和斯诺置身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他们脱帽向人民英雄致敬,继而庄严预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全中国,而且必将照耀全世界!”

(本文原标题为《探赜索隐 钩沉溯源——评影片》

(作者单位:中影股份)

声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